查看大圖
See English details
作者:張浩 總主編
“新標準中文本科系列教材”是一套以《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準》為基石,秉承“結構—功能—文化”三者融合的理念,將“語言+專業(yè)”綜合素質培養(yǎng)貫穿始終的中文本科系列教材。本系列教材以更好地滿足新標準下本科來華留學生中文教學需求為目標,以“多元、立體、創(chuàng)新、智能”為編寫理念,主要為來華攻讀漢語言專業(yè)本科學歷的留學生量身打造,同時可滿足海內外相關培訓課程、來華學習中文的長期進修生及中文自學者的學習需求。全套教材劃分為三個層級(初、中、高)和兩個序列(橫向、縱向),橫向序列分為漢語言技能與知識、文化知識、漢外翻譯、商務漢語四大板塊,縱向序列以綜合教材為主線,輔以聽、說、讀、寫各分技能教材,貫穿本科學歷教育一至四年級,可平衡一般技能課與各層級專業(yè)技能課、知識課的比例,可確保學生在各個學習階段均能獲得深入而均衡的學習效果。
《高級中文綜合教程》(全三冊)屬綜合課語言教材,主要為漢語言等本科專業(yè)的高年級留學生設計,同時也適用于有相同需求的中文學習者。教材以《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準》為主要編寫依據,語料豐富,話題多樣,在詞匯、語法、修辭方法及文章寫作(包括論文寫作)等方面精心安排,教學重點三冊各有分工,學習者通過循序漸進的學習,有望穩(wěn)步達到《等級標準》所設定的高級階段各項目標。
教材每冊10課,每課均按五個模塊設計,即前課文模塊、課文模塊、語言點講解模塊、練習模塊和語言實踐模塊。前課文模塊揭示本課中心話題和課文歷史文化或現(xiàn)實背景。課文模塊的中心是課文,作者主要為學者、作家,以及記者和某些行業(yè)的專家。課文話題覆蓋面廣,題材豐富,體裁多樣,除篇幅刪減外不做任何改寫,保持作品語言和風格原貌,能很好地滿足高級階段語言學習對語料的要求。語言點講解模塊相對獨立,集中介紹高級階段詞語(含成語)用法、復句關聯(lián)詞、修辭格和文章結構。練習模塊中的詞匯/語法/修辭訓練內容與語言點密切相聯(lián),同時還配有拓展閱讀和寫作題。語言實踐模塊則為語言運用提供了形式多樣的選擇。
教材容量大,使用者擁有充裕的選擇空間。教師可根據課時、學生情況和課程要求等條件選擇課文,決定授課內容、教學側重點和教學法。教材用于精讀、泛讀均可,哪些模塊采用課堂授課方式,哪些模塊課下完成,可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處理。從三冊編寫的重點來看,第1冊重語法,第2冊重修辭,第3冊重文章結構,使用者根據自身需求,也可獨立選擇某一冊進行學習。每冊教材都提供配套資源(包括練習答案),這也為自學者使用本教材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本冊課文體裁仍是散文和小說的組合,以散文為主,話題涉及文學、歷史、科技、探險、醫(yī)學倫理、藝術、教育等諸多領域。語言點講解重點是修辭格。結合大量來自文學作品的生動語料,對11種重要的修辭格做了清晰的描述,對學習者認識漢語面貌的豐富和優(yōu)美有很大的幫助。配套練習的要求不僅在于修辭格的辨識,也在于學會使用。對文學閱讀和提高寫作技巧有興趣者推薦使用。
張浩(總主編)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中文教育學院(原漢語學院)院長。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30余年,先后在美國、加拿大等海外高校任教近10年,作為漢辦專家多次赴海外進行中文教師培訓。主要研究領域為漢語教學及文化傳播研究,發(fā)表核心期刊論文30余篇,出版專著6部,主持參與省部級項目7項。曾獲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北京市師德標兵獎等獎勵。作為負責人申報并獲評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國家級一流課程、北京市優(yōu)秀育人團隊、北京市重點一流專業(yè)等。
李文(主編)文學博士,畢業(yè)于南京大學中文系?,F(xiàn)為北京語言大學教授。長期從事留學生的語言教學和研究工作。教授課程主要為本科生的高級中文、古代漢語和碩士生的專業(yè)漢語。先后在荷蘭萊頓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和德國波恩大學任教。主編和參編的教材有《現(xiàn)代漢語高級教程》《古代漢語》和《漢語古籍選讀》等。
新時期、新標準、新理念
《高級中文綜合教程》(全三冊)具有鮮明的專業(yè)特色。
1.系統(tǒng)性。三冊的內容編排各有側重,共同構成一個整體。第 1 冊重在學習語法,特別是高級階段的復句關聯(lián)詞,第2 冊則系統(tǒng)學習常用修辭格,第3冊專門針對學術文章的閱讀和寫作進行訓練。在每冊內部,各課在內容上也互相配合,共同實現(xiàn)教學設計意圖。
2.知識性。教材語料選擇以“知識容量”和“專業(yè)深度”為基準,圍繞各課中心話題精心挑選了各層級的語料。教材中的每一則語料,甚至小到每一個例句,都盡可能做到內容真實,不違背常識,不違背事實,實事求是。
3.科學性。本教材尊重中文學習規(guī)律,科學處理《等級標準》未涉及的問題。比如修辭格,《等級標準》并沒有具體的介紹和分級,但常用修辭格在高級閱讀和寫作中都十分重要,故教材安排在第 2 冊進行系統(tǒng)講解。又如成語,《等級標準》有 300 多條,幾乎全部收于七—九級詞匯。考慮到大量常用成語未能收入,而高級階段的詞匯學習不能忽視成語,故本教材將課文中出現(xiàn)但未列入《等級標準》的常用成語也作為各冊詞語講練的重點,對其用法做了非常詳細的介紹。
本教材是漢語言、漢語國際教育等專業(yè)本科三年級綜合課使用的教材。已達到中文中級水平(HSK6級)并計劃學習高級中文的來華進修生,以及具有相同需求的海外中文學習者,也可以選用本教材。
本教材容量大,為授課教師提供了充裕的選擇空間。教師可根據課時、學生情況和課程要求等條件選擇授課內容、教學側重點和教學法。教材可用于精讀課或泛讀課,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分配課上內容和課下內容。三冊編寫重點各有側重:第1冊重語法,第2冊重修辭,第3冊重文章結構。使用者可根據自身需求連續(xù)學習或獨立選擇某一冊學習。每冊教材均以“一書一碼”形式提供配套資源(包括練習答案)。